农批市场是鲜活农产品流通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渠道,在保障农产品供应、稳定市场价格、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。建成现代化的交易厅、冷链物流中心和检测中心,引入电子结算系统、大数据分析平台等先进技术,搞电商直播、做全国配送……走进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,新设施、新渠道、新业态让人耳目一新,映衬出我国农批市场转型升级的成效。
在现代流通体系中,农产品批发市场举足轻重,我国70%农产品经由批发市场分销,农批市场仍是鲜活农产品流通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渠道,在保障农产品供应、稳定市场价格、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。同时要看到,伴随着批发零售业态的快速演进和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提档升级,一些传统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在发展中面临不少挑战,存在基础设施陈旧、信息化水平滞后、冷链物流缺失等短板,加快转型升级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。

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转型升级

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转型升级
软件设施同样重要。要利用物联网、大数据等现代技术,积极推进市场的信息化建设,建立农产品信息管理系统,实现对农产品的价格、供求、质量检测等信息的实时监测和发布,帮助商户和采购商及时了解市场动态,提高农产品流通的透明化、智能化水平。同时,搭建线上交易平台,拓展销售渠道,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。
推进农批市场转型升级,还要不断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,增强消费信心。山东寿光蔬菜批发市场打造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,消费者通过扫描二维码就能了解蔬菜的产地、种植过程、检测结果等信息。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市场的公信力,也促进了当地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。民以食为天,食以安为先,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消费者最为关注的问题。广大农批市场经营主体要积极构建完善的质量检测体系和追溯体系,有效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,增强消费者信任,助力种植户的好产品卖出好价钱。
推进农批市场转型升级,有赖于激发多元主体活力,强化标准化管理。要通过政策引导和资源倾斜,支持农业合作社、龙头企业、电商平台等多种主体参与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和运营,创新商业模式和服务方式,提升市场的竞争力和活力,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。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要积极作为,制定并推广统一的市场管理标准和规范,加强市场监管,建立健全信用评价体系,营造公平诚信的经营环境,保障供需双方的合法权益。